1950年8月
第一 目标
一 使儿童通过以儿童文学①为主要形式的普通语体文②的学习、理解,能独立、顺利地欣赏民族的大众的文学,阅读通俗的报纸、杂志和科学书籍。
二 使儿童通过说话、写作的研究、练习,能正确地用普通话③和语体文表达思想感情。
三 使儿童通过写字的研究、练习,能正确、迅速地书写正书和常用的行书。
四 使儿童通过普通话和语体文并连系各科的学习,能获得初步的自然史地常识,并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国民公德。
第二 教 材 大 纲
一 阅读方面
学年项目类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课 本 |
(一)语 文 基 础 |
1.注音符号(有条件的得用拉丁字母)。④ 2.由五百个最常用字组织的基本语汇。⑤ 3.七个字以内的简短语句。 4.反复语句组织成的完整短篇。长的篇幅,可在七十字左右(下学期起)。 5.重要的句读符号。⑥ |
1.继续前学年。 2.由一千个最常用字组织的基本语汇。 3.十个字以内的简短语句。 4.继续前学年,篇幅可加长到一百五十字左右。 5.全部点号和一部分标号。⑦ |
1.继续前学年。 2.由一千六百个常用字组织的基本语汇。 3.形容词很少的语句。 4.组织完整,段落分明的短文,篇幅可加长到三百字左右。 5.全部标点符号。 |
1.有条件的得加拉丁字母和注音符号的对照。 2.由二千二百个常用字组织的基本语汇。 3.完整复杂的语 4.继续前学年,篇幅可加长到五百字。 5.继续前学年,加段落行款。句。 |
1.继续前学年。 2.由三千个常用字组织的基本语汇。 3.精炼的语句。 4.继续前学年,篇幅加长到八百字以上。 5.继续前学年,完整地使用。 |
(二) 表 达 形 式 |
1.物话、童话、笑话和其他故事。 2.儿歌、童谣和谜语。 |
1.物话、童话、寓言、传说、笑话和其他故事。 2.秧歌、谜语和其他儿童诗歌。 |
1.童话、寓言、传说、笑话、游记和其他故事。 2.诗歌、快板和故事诗。 3.对话式的短剧。 |
1.寓言、传说、传记、笑话、游记、小说选和其他记叙文。 2.诗歌、快板、鼓词和名家新诗选。 3.一、二幕短剧。 |
1.寓言、传说、传记、笑话、游记、小说选和其他记叙文以及少量的说明文。 2.诗歌、快板、鼓词、新旧诗和戏曲杂选。 3.普通短剧。 | |
(三) 内 容 实 质 |
1.祖国的标帜和纪念节日。 2.我国伟大人民领袖的童年故事。 3.爱祖国和爱劳动。 4.抗日、解放和抗美援朝中的战斗儿童。 5.家庭或学校中的儿童生活。 6.季节、气候、自然现象、动物生活、植物生长等。 7.清洁卫生等。 8.其他。 |
1.继续前学年。 2.继续前学年。 3.继续前学年,加爱人民、爱护公共财物。 4.战斗儿童、战斗英雄、劳动儿童、劳动模范。 5.儿童组织和乡村或城市的儿童生活。 6.继续前学年,加著名风景等。 7.继续前学年。 8.其他。 |
1.继续前学年,加文化物质等。 2.继续前学年,加世界和人民民主国家的领袖故事。 3.继续前学年,加爱科学。 4.继续前学年,加发明家和历史人物。 5.继续前学年,加儿童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6.继续前学年,加自然地理。 7.继续前学年,加生理卫生。 8.其他。 |
1.继续前学年,加历史遗产和新建设。 2.继续前学年。 3.继续前学年,加国际主义。 4.继续前学年。 5.继续前学年。 6.继续前学年,加工业原料等。 7.继续前学年,加医药常识。 8.其他。 |
1.继续前学年。 2.继续前学年。 3.继续前学年。 4.继续前学年。 5.继续前学年。 6.继续前学年,加物理常识等。 7.继续前学年。 8.其他。 | |
补 充 读 物 和 工 具 书 |
1.图多字少的画刊。 2.连环画形式的补充读物。 |
1.继续前学年,加用反复字句编写的补充读物。 2.定期的画报、刊物。 |
1.继续前学年,加文艺性、常识性的补充读物。 2.定期的画报、杂志。3.字典词书的初步学习。 |
1.继续前学年,加配合各科应用的补充读物。 2.定期的画刊、杂志和报纸。 3.字典词书的继续应用。 |
1.继续前学年,加大众化的文艺性和科学性的补充读物。 2.定期的杂志或日报。 3.字典词书的熟练应用。 |
二 写话方面
学年项目类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一) 说 话 练 习 |
1.组织成套的演进语。 2.对照图画或实物的讲述。 3.日常活动的报告或简短会话。 4.简短故事的讲述。 |
1.有组织的语料。 2.故事的讲述。 3.日常应用的会话。 4.校内校外的新闻报告。 |
1.故事的演讲。 2.日常会话。 3.新闻的报告。 4.简短的演说。 5.简短的活报。 |
1.日常会话。 2.新闻的报告。 3.普通的演说。 4.有组织的活报。 5.说话的改进研究。 |
1.普通的演说。 2.有组织的新闻报告。 3.简易的辩论。 4.舞台剧的练习。 5.说话的提高研究。 |
(二) 写 作 练 习 |
1.写作 (1)日常生活的记述。 (2)看图的记述。 (3)简单的拟题写作。⑧ 2.基本指导 (1)简短语句的听写。 (2)误句的改正或补充。 (3)基本词的造句。 |
1.写作 (1)日记或周记的练习。 (2)简短的故事记述。 (3)有计划的拟题写作。 2.基本指导 (1)短文听写。 (2)不同句法的辨别。 (3)虚字的造句练习。 (4)共作共改的练习。 |
1.写作 (1)继续前学年,篇幅加长。 (2)故事的创作。 (3)继续前学年,篇幅加长。 (4)应用文的练习,如便条、布告、通知和书信等。 2.基本指导 (1)写作提纲的练习。 (2)语句性质的辨别,如叙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 (3)各种词类的造句练习。 (4)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初步练习。 (5)标点符号的应用。 |
1.写作 (1)继续前学年,注重段落和章法。 (2)墙报或演说的拟稿。 (3)拟题写作。 (4)继续前学年,加会议记录或工作报告的练习。 2.基本指导 (1)词类的初步认识。⑨ (2)简易的作法,如段落章法等。 (3)简单的修词,如虚词、副词、关系词、情态词的用法等。 (4)改文方法的初步训练。 (5)继续前学年,加行款应用。 |
1.写作 (1)继续前学年,注重简易的修词。 (2)继续前学年,加新闻摘要,听讲记录的练习。 (3)拟题写作。 (4)继续前学年,加计划书或章则的练习。 2.基本指导 (1)语法的初步认识,如词类的分析和语句的构造等。 (2)写作法的继续研究。 (3)修词的继续研究。 (4)改文的继续研究。 (5)全部标点符号的熟练应用。 |
三 写字方面
学年项目类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材 料 和 工 具 |
1.正书的练习。 2.铅笔的执法和写法。 3.笔顺的基本规律。 |
1.正书中、小字的练习。 2.钢笔的执法和写法。 3.字体结构的辨认。 |
1.正书中、小字的练习。 2.毛笔的执法和写法。 3.熟字中简笔字和正书的对照辨认。 |
1.正书大、中、小字的练习。 2.字体间架结构的研究。 3.简笔字、常用行书和正书的对照辨认。 |
1.正书大、中、小字的练习,各类应用文件的练习。 2.简单的文字构造研究。 3.继续前学年,加以扩充。 |
| |||||
每周教 学节数 |
13 |
14 |
14 |
10 |
10 |
第三 教学要点
一 教材编选要点:
(一)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少数民族小学,除教学本民族语文外,教学汉语汉文时,也应以此为标准。
(二)语文教材以阅读为中心。写话和写字,必须充分和阅读联系;尽可能从阅读过的语文课本或补充读物中选取材料(例如说话教材,可用阅读过的语文课文,变换了应用;写作教材,可用阅读过的补充读物来缩写;写字教材,可用语文课本中读过的生字或语句)。
(三)一、二、三学年没有专设的常识科,语文课本的选材可适当地照顾到史地自然等常识,以扩充儿童的眼界,增加儿童的语汇。但一方面仍须以文学的形式来表达常识的内容。
(四)语文和其他科目,也要彼此照顾,联络应用。例如语文科读到的诗歌,可在音乐科内配了曲谱作唱歌教材;语文科中描写的人物,可作图画科的教材等。
(五)编写语文课本,应注意下列各点:
1.第一学年用的语文课本,可用注音符号代替汉字,等注音符号全被儿童熟习后,再用汉字编的课文。
2.课文应以民族形式,大众方向的儿童文学为骨干。依据语法和语文学习程序以及各学年儿童的生活经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系统地排列。
3.课文内容,必须不违背科学原则或科学理论。不正确的知识,例如说铅笔有毒,陶器是上釉的瓷器等;不正确的观点,例如惋惜侵略先锋麦哲伦的被杀。称反侵略的菲人为土人,把治水归功于大禹个人而忘了劳动大众,强调小组学习而减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都得避免。即使是想像性的教材,也得有充分的真实性,例如说老鼠咬死猫,就失去真实性了。
4.课文必须多取祖国所固有,足可发扬爱国主义思想、国际主义精神的资料。
5.课文资料,要从多方面选取。除在现代作家作品以及日报,杂志和各种专著中精选改作外,并可在古书、旧小说、旧唱本、民间传说中尽量选节。取材于古书的,应意译成现代语体文;在旧小说、旧唱本中选取的,应节改古代死语为现代活语。但选取古诗歌的,应全用原文,不加节改。
6.第四、五学年用的课文,可选择题目,规定范围,约请现代名作家写作若干篇,编选在内,以便儿童观摩企仰。
7.语汇、语法要力求合于普通口语,避免为大家所不易懂的土语方言。并要在儿童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予以不断的提高,不得对断续的幼儿语多所迁就(例如称水果为“果果”,称早些起为“早早起”等)。
8.课文用字、用语,前后必须力求一致,不得分歧。例如先用了“怎么样”,不得又用“怎样”;先用了“什么”,不得又用“甚么”或“啥”。为求各书的一致起见,对古今作家所用的语句,不妨予以合理的更改。
9.课文造句,必须明白、完整、成熟、合乎语法的自然。不得含糊、残缺、拖沓、生硬、不妥贴、不贯串和不合逻辑。
10.课文篇章,必须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线索一贯、结构完整,不杂乱、不颠倒、不割裂、不吊脚。
11.课文叙述,必须生动曲折、精密细致,前后一致地和谐。避免枯燥、平直、粗疏和脱略。
12.从第三学年起,课文后可附生字、新语、必须注释和启发性的问题。
13.课文以逐课分开为原则。但前后数课可联系成为单元;各单元间也可以互相联系。
14.插图要主题明显、人物生动。除全面插图外,图文并列的,第一、二学年应占全面的二分之一,第三、四学年至少占全面的四分之一。有条件时,应多用彩色图。第五学年用的课本和各学年用的补充读物,也应当多加插图。
15.第一、二、三学年用的课本文字,以手写正书为原则;第四、五学年用的课本文字,除仿宋体外,最好加手写正书,以便儿童作范字仿写。
(六)编选写话教材,应注意下列各点:
1.教师用的指导书,应配合语文课本的教材,依照语文学习进程,把语言、语法、作法的教材,按教学时间,逐套(课)依次编排;每套并附教学注意事项和简单的教学方案,以便教师应用。
2.第一、二学年专用的说话教材,可以多用结合动作,组织成套的“演进语”,和语句多反复的故事、会话。每套要有一个题目,句子要生动、简短,句数要少。
3.会话、演说等说话教材,须用有趣或有力的题目;内容须切合实际生活,并富有思想性;形式都要系统分明,生动活泼;语汇要避免同音异义容易混淆或引起误会的(例如同志和通知等)同时学习。
4.各种说话教材,因为教学时不用课本,更要注意各套教材的彼此联系。新教材要把旧教材的语料做基础,以便多反复练习的机会。
5.语法教材的句和词,最好从语文课本中已经读过的课文中摘取出来。把课文中相同的句和词,连类编排,以便对照比较,用归纳的方法使儿童得到理解。摘取的句子,应各注明见于哪一本哪一课,摘取的词,应各将原句列举。
6.写作法教材,也得配合语文课本,依儿童年级程度,把如何造句,如何写便条、书信和其他应用文,如何记日记周记,如何做说明文,如何做记叙文,如何写演说稿,如何编墙报等的内容、形式,都系统地详细举例,比较、分析和说明。
7.应用文和日记、周记等,可按学年各编若干范文,附印在各该学年所用的语文课本之后,以便儿童研究学习之用。
8.写作题目的取材,应是(1)具体而为儿童所习知的;(2)易于多所发挥的;(3)有计划性便于儿童设计的。拟题参考和写作批改等方法,也都得编入教师用的指导书中。
(七)编选写字教材,应注意下列各点:
1.第三学年起,可用写字范本。其编法应依笔画的规律和学习的程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系统地排列。充分选用和课本配合的生字,并组成容易理解的语句,以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字体以端正易学的欧字或颜字为原则。
2.正书中字如无范本可用,即由教师预选语文课本中的熟字,或儿童姓名等常用字,组成语句,写成范字。每次以四个字到六个字为一句,各句中如能包括上次练过的一部分字,那就更好。
3.正书小字如无范本可用,即选取语文课本中的手写正书作为范本。
4.常用行书,如果没有范本,即由教师自行搜集,经过研究后选定一部分应用。
5.第五、六学年的应用文习写,要有多种多样的行款程式,并随时变换新材料。
6.正书中字以两公分到四公分见方为标准,学年越高,格子可越大。正书小字以一公分到两公分见方为标准;学年越高,格子可越小。第五学年小楷,可单用直行格,以便伸缩自如。
7.写字教学用的教师指导书,可依照儿童学习写字的时间、程序,编列教材和教学方法。并详述如何执笔、运笔;如何管理写字工具;如何矫正姿势;如何批改、订正;如何给分;如何表扬优良成绩等;以便教师应用。
二 教学方法要点: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使儿童学习语文工具,学会读、说、作、写。同时要联系实际,贯彻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字和语汇的熟习,语句的讲解明白,读、说、作、写能力的逐步提高;同时并注意到当地当时一般社会上所存在甚至会影响儿童观点的思想问题,通过某种语文教学,适当地予以解决。
(二)不论读、说、作、写,都要从综合的实践中进行教学,使儿童手脑并用。使儿童具有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基本习惯,并能随时发现问题。
(三)读和写作的教学,教师必须十分注意使儿童正确了解。凡读过写过的句子、单字和语汇,没有一点不清楚的地方。
(四)语法的指导,必须联系语文课本的教学,从注意校正儿童语句组织,不完全或颠倒错误的缺点着手;再注意普通话语句构造和方言的不同,帮助儿童对普通话的了解。并注意字和词的适当运用,使儿童基本上懂得修词的重要。指导方法,一般地可把阅读材料中已经学过的材料,作为举例的基础;或用儿童自己的写作成绩,对照着研究;并采用多种方式,经常加以练习。
(五)阅读教学的注意点:
1.教学方法要看课文性质而定。大概文艺性的散文或剧本,注重欣赏、练习和表演;韵文,注重欣赏、吟咏和熟习;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注重研讨和理解。
2.教学程序,也可因课文的性质而有所出入。大概文艺性的课文,可先概览全文,然后分段细读,随时解释生字、新词、难句。说明事物的课文,可先分段讲读,然后综合讲读全文,并随时解释生字、新词和难句。
3.课文教学,要先了解内容,再探求形式(句法、章法等);先理解,后记忆。避免枝枝节节地讲解章句,记忆文字,忘了整个的内容。
4.课文明白如话的,不必讲解,课文比较难于领会的,必须进行讲解,以使儿童理解得更加透彻。讲解必须有表情,把愉快的、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各种情景,充分地表露出来。也可以叫儿童从学讲,到后来能独立生动地讲。讲解用的语言,仍用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但个别字句的解释也可特别提出和方言对照说明,以使儿童更充分地理解。
5.在儿童已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将课文内有关常识的部分提出,充分将必要的常识加以补充,以增进儿童的知识。
6.课文教学将完毕的时候,可和全体儿童进行问答,以便了解儿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受到的影响如何;然后再就全篇或分段,叫儿童诵读。有时并且进行分析、批评,研究文章的结构,叙述的方法和插图等,以提高儿童的兴趣,增进儿童语文的知识。
7.课文内容已经理解之后,可叫儿童不看课文,依照着课文内容的顺序,讲述或演述(讲时,也要生动而有表情)。
8.文艺性的课文教学,在提出时,不必把原文内容详尽说明,只要给儿童以一些概念的启发,使儿童的注意集中到原文的题目上去,并引起他们欣赏该作品的趣味。
9.课文的主旨,要在读和分析该作品的过程中,使儿童渐渐地理解。在末次的问答谈话中,可说明整个作品的思想意义,并作必要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把从前读过的课文提出来,予以对照比较,使课文中的人物、举动等,因比较而更加明显。
10.教学名家的作品,必须把名家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简历、轶事,介绍给儿童知道。
11.好些课文的教学,应尽可能地引起儿童的爱国主义情绪,使儿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产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提高儿童的道德品质。
12.科学性的课文教学,必须就实地、实物,用远足、观察等方法来进行。同时并指导儿童作实习工作,把儿童放在校园或工场中。
13.生字新语汇和难句的教学,应在课文内容完全了解之后提出,多用具体事物或动作、或举例来讲解明白。避免用抽象含糊的定义解释。也不必过费时间,琐细讲解。但读音特别困难的生字以及不易理解的字句,必须特别注意,使儿童读的清楚、讲的明白。第一学年初教生字,不可硬教学写;要先认识了,到能写时再学写。从第二学年起,可分析文字的偏旁、结构,就已识的字汇中,区别类似字的不同点。第四、五学年并可指点字的构成形体(象形、指事、形声……),以使儿童易于接受、辨别、记忆,减少错误。
14.生字、新语汇的认识记忆,必须用分布练习的方法,逐日定时练习。例如多多举行视写、听写和默写,或多用卡片练习的方法反复练习。
15.第一、二学年的读书,可多采用朗读;第三学年朗读、默读各半;第四、五学年注重默读。朗读应注意发音和语调,像说话那么自然,使别人听得明白、清楚;避免陈套滥调,怪声呼唱。默读应注意养成集中注意力、深切了解、不鼓动嘴唇,不暗发喉音,不用手指点着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16.课文里的插图和每一个单元后的练习教材,教师要很好地解释和利用。
17.在教师系统指导为主的原则下,尽可能配合各种文娱活动,来开展儿童对文学的爱好心。
18.要多方鼓励补充读物的阅读,指导使用字典、词书和参考书籍,以养成好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六)写话教学的注意点:
1.第一、二学年的说话教学,要注意先听后说,务使儿童听熟之后,再学说;说熟之后,再换新材料。所换的材料,要跟已学过的教材充分联络,并且要充分应用已熟练的词句。第三学年以后,可多让儿童自由发挥。
2.话要说得具体自然,并且生动有表情,不可太抽象、太慢、太快、或太呆板;也不可过分拘泥于语法的组织。教学时说话要跟着动作自然地结合表现。如果是讲过的故事,可能时要指导儿童表演。
3.容易错误的字音和语句,要格外说得清楚,听得多,说得多,练习得熟。并且要根据发音部位,指导矫正。意义不明显的语汇和语句,要用实物、图型、动作、说明、翻译等来表示意义。
4.长篇的报告、演讲词等,要注意段落、层次的明白自然。
5.尤其是批评的语句,要特别注意事理的分明,态度的谦逊,语气的和缓;并且要注意说这句话的目的何在,对象是什么人,是否能对这个对象达到要说的目的,收到一定的效果。防止意气用事,失去批评的作用。
6.说话教学,重在练习,尽可能结合或组织各种具体活动,做练习说话的目标。例如故事讲演会,每周表演的周会、家长会、联欢会、时事报告等,由全班普遍准备,进行预选预赛。这样,可使儿童为了完成具体任务,高兴地反复练习。
7.语法、写作法的教学,应充分和说话教学联系。写作教学尤其要使儿童牢不可破地和说话结合在一起,在会说的基础上,逐渐用笔写出来。
8.语法的教学,尤其不可孤立。例如词类的教学,必须从语句的组织中,适当地提示:等儿童已知道了词类的性质之后,再系统地归纳补充。语句的教学,必须从语文课本的课文中系统地摘录提出,并且联系课文,互相对比分析,以使儿童充分明了。
9.语法的教学,不可使儿童只在“主语”、“述语”、“宾语”、“名词”、“代名词”、“动词”……等这些名词上作死的记忆,要使儿童能分析明白,灵活运用。
10.句的性质,如疑问句、感叹句,尤其要使儿童熟悉,能表情,这对阅读、说话、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11.写作的教学,首先在使儿童的思想有条理,说话清楚,然后用文字写出来。要使儿童思想有条理,必须从儿童入学时起,就让他们观察自然和人的生活,阅读各种故事,同时启发他们的思考,发展他们用说话发表思想的基本能力。
12.第一、二学年写作教学,可多用助作法(由教师指导儿童经过讨论后,由儿童写出文字来,再由教师启示缺点,和儿童讨论修订)和共作法(由儿童互相帮助,共同想出答案的语句来,然后写成文字)入手,然后逐渐进入自作。
13.第三、四、五学年,写作的题目可分两方面进行:(1)由儿童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以及各种活动中自由选择题材,自由发表意见,自由尽情抒写。(2)由教师命题,要善于从儿童生活所接近的各种事物中取材并须多出几个题目,便于儿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创造,避免过分束缚他们的思想。
14.写作教学,应注意培养儿童集中注意力,组织要点,搜集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写好后自己修正一下等正确的习惯。
15.要培养儿童善于运用文字工具,运用参考书籍和儿童读物,会作读书笔记、实习笔记和学习报告,打下自学的基础,以便儿童离开学校后也能自学。
16.在适当布置和教师全面领导下,第四、五学年每学期可举行一二次集体写作。
17.批改儿童写作成绩时,应抱认真、仔细、负责的态度,不单要注意语言文字,而且也要注意到通篇内容思想上的正确性。但同时也要多保留原意,鼓励他们的好胜心和上进心,不可抹改得太多,以免损害儿童自信心和自尊心。
18.注意使儿童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和明白地照着一定的行款格式书写。教师批改成绩时,也决不可忽略这些。
19.在发还儿童的写作成绩时,对于问题多的课卷,应多着重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详细说明他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多数儿童共有的缺点,应该在课堂里提出当众讲解,以引起儿童普遍地注意改进。
20.拟题作文,不一定在课堂上做,也可让儿童在家中做。
(七)写字教学的注意点:
1.第一、二学年笔顺教学,除了“空书”和“桌书”外,应尽可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练习。
2.用毛笔书写中字,以临写为主,自由写为辅,不得用描红法。映摹法也只可偶一应用,不得常用。
3.姿势的指导,要随时注意,并须顾到头、眼、肩、背等整个身体的正确。
4.写字工具的管理、运用和收藏,要使儿童先了解方法,然后督导他们严密地实行,养成优良的习惯。对于工具和纸张的使用,不但要注意清洁和放置整齐,还得注意到经济节约。
5.写字教学,以实用为原则,注重写得正确、清楚、干净和迅速为目标,不宜太重美化。
6.学毛笔字,要使儿童多多观赏名人碑帖,或观摩教师和同学写字时的执笔、运笔等的方法和动作,以便摹仿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7.不足为训的破体别字,怪异的简笔字最好不叫儿童学习。
8.写字教学的时间,要注意分布均匀。每天抽用一部分上课时间,或特排若干分钟。第三学年以后,可参用课外练习方法,使在写作、投稿墙报或作读书笔记和各种文娱活动等实用中去练习。
9.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写字比赛或写字成绩展览。
* * * *
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注解
①儿童文学,指儿童能欣赏的故事、诗歌等而言。
②语体文,指依照普通话写出来的白话文。
③普通话,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语言。
④有条件的,是指教师能用拉丁字母教学而言。
⑤常用字汇,暂以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所拟订的常用千字为最常用字,酌加普通常用字,约计为三千个。
各学年常用字汇的增加量,假定一年级为五百字,二年级加五百字,三年级再加六百字,四年级又加六百字,到五年级凑足三千字。
⑥重要的句读符号,如,。?等几种。
⑦一部分标号如“”──等。
⑧拟题写作,包括教师命题和师生共同拟定的题目在内。
⑨词类的初步认识,如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关系词、情态词等的分别。
⑽语句的分析,可分(一)词类的初步分析。(二)虚字、副词、关系词(连词介词)、情态词、语尾词的用法。(三)单句的分析:(1)主要的成分,可分主语和述语两种;(2)述语连带的成分,可分宾语和补充语两种;(3)附加的成分,可分对名词的附加语和对动词的附加语两种。
⑾语言构造,可分包孕的、等立的和主从的三种。
⑿笔顺的基本规律,如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外而内或自内而外几种。
⒀吊脚,如上面有两段并列叙述,总结时只提到一段。
⒁演进语,指用一个动作做题目,把语句一步进一步地挨次说明这个动作。教学时可令儿童一面表演这个动作,一面学说这套语言。
⒂空书,指用手指在空中仿写。
⒃桌书,指用手指在桌上仿写。──不用水,也不用墨。
⒄映摹,指用薄纸蒙着字帖,照笔画书写。
⒅破体别字,指帖体、奇体和奇奇怪怪的广告字等。
⒆怪异的简笔字,如问题写作“”干部写作“邗”等。